跌落式避雷器污穢條件下的耐電能力
驗證整只跌落式避雷器和避雷器比例單元間的熱等價性試驗經供需雙方協商,試驗應按下述程序或其他程序進行。將整只跌落式避雷器或多元件避雷器中單位長度裝有電阻片*多的元件置于溫度20℃±15℃靜止空氣中,環境溫度應保持在±3℃偏差內。熱電偶和(或)使用光纖技術測溫的某種探測裝置貼在電阻片上。檢驗點必須足夠多以便計算出平均溫度,或者跌落式避雷器廠家僅選擇位于距頂部為避雷器長度的1/2~1/3之間的某一點作為測溫點。后者將給出留有余地的結果,因而證明是一種簡化方法。
通過施加幅值大于工頻參考電壓的工頻電壓,使電阻片溫度加熱到大約120℃。如果測幾片電阻片的溫度時,該溫度應是平均值,如只檢驗1/2~1/3的某一點時,該溫度就應是該點值。加熱時間不作規定,如果隨后加熱試驗比例單元所用時間大致相同,則根據電源容量,加熱時間可選擇幾分鐘到幾小時,當達到預定溫度時應切斷電源,并且確定不少于2h的冷卻時間曲線,在測量幾個點時,應畫出平均溫度曲線。
隨后試品比例單元用與整只避雷器相同的方法在環境溫度為20℃±15℃的靜止空氣中進行試驗,環境溫度必須保持±3℃偏差內。施加工頻電壓使比例單元試品與整只
跌落式避雷器一樣加熱到比環境溫度高的相同溫升。電壓幅值的選擇應使加熱時間與整只避雷器加熱時間相近。通過測量幾片電阻片的溫度確定平均溫度,或者只測位于比例單元頂部1/2~1/3間的一片電阻片的溫度。當比例單元達到預定溫度時,應切斷電源,并測出不少于2h的冷卻時間曲線。
比較整只跌落式避雷器和比例單元的冷卻曲線,或都使用平均溫度或者使用一片電阻片溫度。對較低的曲線用增加環境溫度差的方法將冷卻曲線調整到相同的環境溫度。
證明熱等價的條件是,比例單元試品在冷卻期間各瞬間的溫度等于或高于整只避雷器的溫度。
電壓范圍2.4kV~51kV強雷電負載避雷器的要求,本附錄規定了專用于強雷電密度區20kA的2.4kV~51kV避雷器的要求。 動作負載試驗按6.12和8.6.4進行,并應包括對每只試品施加3次峰值40kA、波形30/80的沖擊電流。In—標稱放電電流3次電流沖擊的間隔時間為50s~60s,設備調整的偏差應能使測得的沖擊電流值在下列范圍內:
a)電流峰值為規定峰值的90%~110%;
b)視在波前時間25 s~35 s;
c)波尾半峰值視在時間70 s~90 s;
d)任何反極性電流波峰值應低于電流峰值的20%;
e)
氧化鋅避雷器在沖擊波上允許有小振蕩,但在沖擊波峰附近的振幅不超過峰值的5%。在這些條件下,為測量起見,用于確定峰值做出的平均曲線是可以接受的。
注:為了再現實際系統條件,試品應在施加電壓 時施加*后一次大電流沖擊。 由于實際試驗回路的限制,100ms是允許的。
避雷器工頻電壓耐受時間特性試驗程序
試驗在跌落式避雷器比例單元上進行,按避雷器類別使用所規定的動作負載試驗的*后一部分,在施加電壓 前改變所加工頻電壓的水平和持續時間,曲線至少 由3個點組成,每只試品只做1次工頻耐受試驗。對標稱放電電流5kA、2.5kA、1.5kA(額定電壓90kV以下)等級的避雷器,試驗程序開始時應使試品預熱到60℃±3℃,接著在施加工頻電壓前施加1次大電流沖擊,注入一定能量。
對強雷電負載避雷器,試驗程序開始時在環境溫度下對試品連續施加3次大電流沖擊,見圖D2。對標稱放電電流10kA、20kA及5kA(額定電壓90kV及以上)等級的避雷器,試品應預熱到60℃±3℃,在施加工頻電壓前后施加2次長持續時間電流沖擊,注入一定能量。
在施加工頻電壓期間,電源電壓幅值變化不得大于1%。
Ⅰ——輕 大氣輕度污染地區,工業區和人口低密集區,離海岸鹽場10km~50km地區,在污閃季節中干燥少霧(含毛毛雨)或雨量較多時
Ⅱ——中等 大氣中等污染地區,輕鹽堿和爐煙污穢地區,離海岸鹽場3km~10km地區, 在污閃季節中潮濕多霧(含毛毛雨)但雨量較少時
Ⅲ——重 大氣污染較嚴重地區,重霧和重鹽堿地區,離海岸鹽場1km~3km地區, 工業與人口密度較大地區,離化學污源和爐煙污穢300m~1500m的較嚴重 污穢地區
Ⅳ——特重 大氣特別嚴重污染地區,離海岸鹽場1km以內,離化學污源和爐煙污穢 300m以內的地區 總則
本試驗是驗證避雷器在污穢條件下的耐電能力,檢驗的主要內容是絕緣耐受能力和熱穩定性能。試驗應在整只避雷器上進行。同一種設計的避雷器,可只作額定電壓*高的避雷器。